煤系高嶺土是煤炭生產和加工過程中產出的工業固體廢棄物,因其煅燒土質地純凈、耐磨性好、白度高等優點,也是作為新型陶瓷、造紙、涂料等不可或缺的原料。
煤系高嶺土通過煅燒、脫碳除雜、超細粉碎和表面改性等加工,可廣泛應用于造紙、涂料、橡膠、塑料、白炭黑等領域。
1、除雜提純
目前,大部分煤系高嶺土中的雜質以鐵、鈦為主,且雜質含量越高,其白度越低。根據煤系高嶺土與雜質礦物磁性、活性和密度的不同,可分別采用物理、化學、電解和微生物等方法除去原礦中的含鐵含鈦雜質。
利用煤系高嶺土(2.6g/cm3左右)和含鐵含鈦雜質(3.4~3.8g/cm3)之間的密度差在充分分散和一定濃度下使用重選分離。化學除雜法則是采用氧化-還原漂白方法除去部分鐵雜質,使用化學除鐵法,不但能有效降低以膠狀和纖維狀包藏存在于高嶺土中的鐵雜質,而且不會破壞高嶺土結構。
微生物除鐵是利用發酵產物或微生物發酵將難溶的鐵變成易溶的鐵,從而達到除鐵目的的方法。
2、煅燒
因為我國的煤系高嶺土主要礦物為高嶺石,且普遍高品位、質量好。若存在有機質和固定碳等雜質,往往會影響其白度。高嶺土主要應用于造紙、陶瓷行業,低白度也限制了高嶺土的廣泛應用。影響煅燒產品白度的主要因素有原料質量、時間、煅燒溫度和氣氛,其中煅燒氣氛控制重要。煅燒的主要設備高嶺土回轉窯。
傳統工藝技術一般采用還原氣氛靜態煅燒和氧化法,對原料中的鐵鈦含量要求嚴格(Fe2O3≤0.5%,TiO2≤0.8%)。
3、超細粉碎
高嶺土的粒度是衡量其產品質量的關鍵,造紙、涂料、橡塑領域中對高嶺土的粒度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需要對高嶺土進行超細粉碎,將物料粒度加工到微米級或亞微米級,才能滿足超煅燒高嶺土產品性能的要求。高嶺土超微細化的方法主要有干法超細化、濕法超細化、干濕混合法與納米化法四種。
4、表面改性
高嶺土表面改性是采用物理或化學的手段對處理高嶺土的表面,使高嶺土的白度、亮度、化學活性等物理化學性能發生改變。高嶺土表面改性方法主要包括偶聯劑處理、吸附、表面包覆等,其中應用廣泛的是偶聯劑改性。偶聯劑改性的原理主要是通過偶聯劑與高嶺土表面的活性基團相互作用,從而使其表面物理化學性質發生變化。
中焦礦機專業的高嶺土回轉窯煅燒生產廠家,可配置整條生產線設備,工藝成熟,有真實案例現場參觀,廠區也建有中試、小試實驗線,可帶料來廠試驗。參觀客戶現場或來廠試驗可聯系中焦在線客服。
如果您對我們的產品感興趣,或者我們有什么可以幫助到您,可以在此提交您的需求,我們將為您服務!